狼图腾

作者: 姜戎

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动车上看完的,在十一川西之行的路上连带看完了,其中关于狼性精神的分析,确实让我感触良多。

第一次读到作者对于中国农耕社会历史的分析的时候,确实觉得十分有道理,但是之后仔细琢磨之后,并不能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任何一段历史,必然是各种因素相互纠缠在一起而最终导致的,而不是仅仅因为一个原因就决定了历史的走向。中华文明的历史走向,绝不仅仅是所谓的"狼性血液的输送"过程,而是各种历史因素相互纠缠的结果。

整篇小说读下来,可以深深感到作者对于草原是抱着极大的憧憬,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作者在小说中就曾经提到过:

草原和自然是大命,而剩下的都是小命

其实,我觉得在人生路上,也需要像狼一样,具有狼性精神,不能满足于现状。在一个地方、一个位置呆久了,人就会变得渐渐麻木了,失去“野性”的感觉。以前觉得年轻人是不能安于现状的,但是现在觉得即使是上了年纪,也能不断尝试新事物,不断开拓进取,寻找新的快乐。

狼性精神对于人生来说,并不是说一定要虐待自己的身体,走遍山川,越是困难的事情越要去完成。所谓的人生的狼性,我认为是要不断尝试新事物,汲取新的思想,和新的人讨论,让人生变得立体。

撇开对于狼性精神的讨论,作者对于草原、蒙古的细腻刻画也是令人赞叹的,很大程度上我就被作者所谓描绘的蒙古风情所吸引。


时间之墟

作者: 宝树

之前看过宝树的另一本小说,<三体X>,是对大刘的<三体>系列的一个续写。读完这两本小说之后,很明显地可以感到这两部小说之间内在的联系,都提到了"意识流"的概念,以一种超越感官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

总体来说,宝树的作品给我的感觉还是不够扎实,按照科幻迷的角度来说,就是"不够硬"。感觉这样的科幻作品的基础是软的,是随时可以崩坏的。相对而言,<三体>系列就给人非常坚实的感觉,是一部非常"硬"的科幻小说。


为奴十二年

作者: 所罗门·诺瑟普

我不知道这本书能否被称为是小说,更贴切的,应该是被称为是自传吧。这本书描写的是19世纪美国北方的一个自由黑人被人绑架拐卖到南方成为一个黑奴,在经历12年的努力生涯之后最终回到北方的故事。这本书在1853就出版了,但并不是很有名。这本书在去年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并且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而小说也因此而再度流行起来了。

我是先看了电影,再看小说的,总的来说,电影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小说描写的故事。

也许是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并没有出现过奴隶制度,我本身对于奴隶制度的认知并没有那么深刻,因此这本书对我的触动不是很大,但是这本书确实非常真实地刻画了那一段黑暗的黑奴制度,让我这样个一个后来者得以比较客观地看到那一段历史。


极简欧洲史

作者: (澳)约翰·赫斯特

这本书确实是真正的极简的,从头到尾都没有涉及到任务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回顾了欧洲的发展,并且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回顾的,来来回回过了好几遍。

作者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欧洲的发展过程,欧洲的理性来源于希腊文化,神性则来自罗马。欧洲的发展过程和宗教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整个中世纪就是国王与教皇争夺权力的斗争史。

作者同时也分析了,为什么欧洲从没形成过像中国一样的统一国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欧洲,土地从来都是私有化的,即使你是国王,你也无权侵占他人的土地,欧洲的私有化概念源远流长,而相对于中国来说,皇帝拥有一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民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土地,中国的集权程度远远高于欧洲。我想这就是东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区别.


Share on: TwitterFacebookEmail


Flyaway is the owner of this blog.
Comments

So what do you think? Did I miss something? Is any part unclear? Leave your comments below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Published

Category

reading-list

Tags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