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战争

作者: John Scalzi

这又是一部以外星为题材的科幻作品,不过,尽管它曾被提名雨果奖,但是它并没有带给我很大的惊喜。 书中的很多设定让人无法理解,很多细节深入思考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这样的背景设定并不合理。

比如:

  • 人类已经发展到了能够向外星殖民了,为什么地球却一直在被压制,从演变的角度也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 人类已经能够利用基因和克隆技术创造超强肉体,并且能够传送意识,为什么这些技术没有被用来追求人类的永生,从而产生伦理、社会的一系列问题。 要知道,追求永生可是人类上千年来的终极梦想。
  • 既然宇宙中存在那么多需要相同环境的智慧生物,为什么没有形成联盟,而仅仅只是相互争夺殖民地。 相互争夺的结果只能是零和博弈。

不过,尽管它的设定我无法完全认同,但是写作手法还是很流畅的,一口气读完,还是很过瘾的。 看得出,作者试图制造出类似Isaac Asimov笔下的庞大世界观。 然而,和大神Isaac Asimov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幽灵舰队

作者: John Scalzi

这是承接「老人战争」宇宙观设定的另外一个故事。 主要介绍了一个企图背叛人类整个种族的科学家被自己的克隆体打败的故事。 撇开那些我认为不合理的背景设定之后,整篇故事比「老人战争」要更加凝练和成熟。 然而却并没有太多的惊喜,故事走向一直处于预料之中。

消失的殖民星球

作者: John Scalzi

这是「老人战争」系列的第三部,主角又回到了第一部中的主角佩里身上。 这次他担任了一个人类新殖民地的总督,带领2500人开拓一个新的星球。 然而,这颗星球却成为了全宇宙各个智慧文明的博弈中心。 经过一系列的运筹帷幄之后,主角再一次化解了危机,并开启了新的时代。

从大的框架来说,尽管它试图模仿「基地系列」营造一个庞大的宇宙世界观,但是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缺少了一些细节。 并且由于整个大的背景设定不够具有说服力,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出戏。

不过,它也还算是比较好看的科幻小说,算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读到的比较好的科幻作品了。

群星,我的归宿

作者: Alfred Bester

豆瓣上对这部小说有很高的评价,其他评论网站上也是好评居多。 然而,我并不觉得这部作品如传言所说的那么好。

首先是节奏感并不是很强,章节之间切换时很容易出戏,剧情跳跃不太自然。 整体剧情我无法接受,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科幻版的复仇故事。 其中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 整体讴歌的是个人的力量,然而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个人的力量难道不是无比渺小的吗? 后来查询的时候,才知道原作者参与了超人这个这个超级英雄的设计,那么其小说中包含了浓郁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就不奇怪了。

我可以看得出作者试图构造一个宏大的未来图景,然而总觉得不是很自然。 思动的设定就让人不太能接受了,在未来世界,竟然每个人都可以瞬间移动?

现在我每阅读一部科幻作品,我都会将其和Isaac Asimov做比较。 实话说,这部小说依然没能达到「基地系列」的水准,文字略显粗糙,不如Isaac那么细腻和有深度。

少年维特的烦恼

作者: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这可以说是一本青少年读物,是歌德年轻时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然而,现在的我阅读起来,似乎已经无法感同身受了。 全文表达的仅仅是一个青年的感情困扰,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 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在钻牛角尖。

由于其广为人知的名气和我的阅读感受并不一致,特意去查询了一下本书的写作时代和背景。 本书出版于1774年,当时正是各种新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时候。 这篇作品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描绘了爱情的纯洁,在当时应该算是超越当时时代的。 大大激励了年轻人敢爱敢恨的精神。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就释然了。 我并没有受到大的触动,是因为我对自由恋爱这一思想早已接受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本书并未能引起我的共鸣。

除了内容主旨以外,本书的写作可谓是非常的优美,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入的描写,但又不会觉得拖沓,阅读感受非常好。

亲爱的安德烈

作者: 龙应台

上次阅读龙应台的书应该是在研一的时候,阅读她的「野草集」,当时她的文笔很犀利,引起了我不少的思考。

本书是她和儿子的通信记录,总体感觉她对这个儿子充满了无奈与妥协。 过去曾经以为,一个受到多种文化教育的孩子长大之后多半会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人。 然而,看了本书我发现,其实多文化教育并不代表一定了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安德烈的观点总体感觉属于比较颓的,和东方文化格格不入。

虽然我并不认同他的大多数观点,但是他的思想是独立的,是纯粹的,并没有受到「权威」的压制。

书中有些话很有意思,我摘录如下:

不要无条件地相信理想主义者,除非他们已经经过了了权力的测试。

所以每一次的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受一次伤,就在人生的课表上打一个勾,面对下一堂课。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名人传

作者: Romain Rolland

一口气读了三个伟大艺术家的传记,然而却收获不多。

主要原因是传记写作实在让人读不下去,传记并不是按照时间线来写的,让我很难勾勒出伟人的整体人生轨迹。 书中虽然有很多引用,但是这些引用有断章取义之嫌。 我相信人的是会随着时间不断改变的,你用20岁时写的一封信就能证明一个人一生的观点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尽管罗曼罗兰的大名如雷贯耳,但是他的作平真的是很难读下去(不排除是翻译的问题)。 包括之前读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耐着性子读了一个多月,才读了不到一半。

此处并没有贬低罗曼罗兰的意思。 实际上,罗曼罗兰是出生在19世纪的,他的文字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已经算是古文了吧。 难怪阅读起来会如此的痛苦。

总体上来说,这三本传记给我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这三个艺术伟人都是非常固执、臭脾气的,虽然生活不尽人意,但对艺术的追求却从不妥协。

交响乐十八讲

作者: 刘雪枫

抱着好好了解一下古典音乐的目标才读了这本书。 虽然没能完全满足我原始的期望,但是还是帮我大体勾勒出了整个古典交响乐的框架。

symphony

要想通过一本书就了解整个领域显然是不可能的,后续我想我还会继续阅读有关音乐方面的书籍。

一个叫殴维的男人准备去死

作者: Fredrik Backman

又是一本治愈型的书。

我是先看了电影介绍然后再看书的,最后又去看了一遍电影。 整体风格和「一个人的朝圣」非常相似,都是一个平静而温暖的平凡故事。

故事十分简单:一个失去妻子的孤寡老人在寻死的路上被各种打断,而又因为其外冷内热的性格得到了新邻居的喜爱,最终放弃了寻思之路。 故事小巧和温暖。

参考资料

更新日志

  • 2017年5月5日 添加「老人战争」
  • 2017年5月5日 添加「幽灵舰队」
  • 2017年5月5日 添加「消失的殖民星球」
  • 2017年5月16日 添加「群星,我的归宿」
  • 2017年5月16日 添加「少年维特的烦恼」
  • 2017年5月16日 添加「亲爱的安德烈」
  • 2017年5月29日 添加「名人传」
  • 2017年5月29日 添加「交响乐十八讲」
  • 2017年5月31日 添加「一个叫殴维的男人准备去死」

Share on: TwitterFacebookEmail


Flyaway is the owner of this blog.
Comments

So what do you think? Did I miss something? Is any part unclear? Leave your comments below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Published

Category

reading-list

Tags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