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的生活是泾渭分明的,周一至周三都是努力科研,为几周后的deadline做准备。 周四由于需要做一个小手术,没去实验室。 周五虽然去了,但是心劲完全散了,效率接近于0. 所以,总计下来,本周实际上只是工作了三天而已。

这一周的经验,再次证明了我无法处理好特殊情况和自己的心态。 在这里,我发现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我自己的心态和自己的规划没有完全的匹配。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总是能够很容易地切换自己的心态,进入一个适合工作的状态之中。 但是,一旦发生了特殊情况,比如这次去医院做小手术。 我的整个心态的就崩了,无法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心里总是在告诉自己,我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但是,在实际的事物中,我却很快又给自己的安排的接下去需要处理的事务。 这种内外的不匹配导致了我这两天内心的焦虑。

这种焦虑的结果,就是整体日常规划的崩溃,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很少,但是每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都处理不好。 而且,在可预计的未来,这种所」的「特殊情况」,将会成为未来生活的常态。 我需要学会处理这些「特殊情况」.

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我发现这种焦虑感可能来自于对自己的过于苛责。 一旦在工作时间没有处于工作状态,我就会产生中一种焦虑感,认为自己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产生有意义的价值。 这种思维模式在从大学时代开始就伴随着我,直到现在。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和这种焦虑感作斗争。 但是,我往往是输的那一方。 我被我自己的焦虑感所牵引着,不停的往前走,一旦出现耽搁,焦虑感就被无限放大。

也许我应该让自己的节奏再放慢一些,至少要做到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节奏。 我现在的感觉是,不是我在控制节奏,而是节奏在控制我。

过去2年,我一直在和自己强调节奏的重要性,因为我觉得只有保持一个良好节奏,才有可能不断推进一件事情。 没有了良好的规划和节奏,很多事情就会被慢慢糊弄过去。 我认为这是优秀人才和庸才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优秀人的总是能够不断推进事情,而庸才往往会半途而废。 因此,我一直很看重规划和节奏。

但是,没想到,这种重视回过头慢慢发展成了我的焦虑感。 或许我之前的结论一直都是错的?优秀人才和庸才之间的差别也许不仅仅是规划能力,还包括了调节自己压力和情绪的能力。 虽然,在我的认知里,我是知道这一点的。 但是,我自己还是无法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抗压能力和情绪波动。 我还需要更多的打磨。

更新日志

  • 2019年5月4日写作并发表。

Share on: TwitterFacebookEmail


Flyaway is the owner of this blog.
Comments

So what do you think? Did I miss something? Is any part unclear? Leave your comments below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Published

Category

words

Tags

Contact